生命不可承受之輕
生命不可逃避之重
與不會說話的尸體打交道,已經(jīng)成了殯葬師的日常。曾經(jīng)鮮活的生命如枯萎的玫瑰,在流轉時光里凋零,又如無味的糖果,在一潭死水中沉沒。
對他們而言,為逝者整理遺容,對軀骸藝術加工,不僅僅是工作的一部分,更是需要投入感情的儀式。
比起這些機械的流程,他們更喜歡站在親屬的身邊,共同陪伴逝者走完最后的旅程。殯葬師講述的故事,即是逝者曾經(jīng)存在于世間的證明。
來勢洶洶的瘟疫災難奪走了賴以棲息的家園,也泯滅了人類心底最后一絲信念。
真正的末日來臨之時,生存成為唯一的意義,信仰早已不復存在,無處可去的幽魂在廢墟之間游蕩。
造一架火箭。為了那些低訴的靈體。極少數(shù)弱小力量的掙扎,猶如厚土之下的種子,以不可預測之勢奇跡生長。
叩響天國門扉的宇宙葬,架構了一座連結生者與逝者的靈魂之橋。流浪的靈魂將繞過群星的軌跡,歷經(jīng)無數(shù)次重逢與道別,埋葬于宇宙寬宏的臂彎里。
不管是不是正經(jīng)人,比起寫日記,人們還是更喜歡用圖像記錄生活。
遠古洞穴里的圖騰壁畫,鐫刻了比語言更古老的篇章,而生活在遙遠未來的人類,仍以圖像數(shù)據(jù)的形式,講述著生命中那些曲折回環(huán)的故事。
人類自身既是故事的主宰者,也是極不穩(wěn)定的變量。命運彼此交匯,人生軌跡隨之發(fā)生變化,從而踏上完全不同的道路。
從現(xiàn)實的角度走入童話故事,結局多以遺憾終場。正是這些不完美的落幕,造就了生命完整的演出。
當然,生活中也不乏美好的故事。和美食有關的回憶,總與治愈、溫情結伴而行。
一日三餐,是維系生命的手段,也是最簡單的儀式。
在這些像呼吸一樣平常的時刻里,人們不斷經(jīng)歷著得到與失去,并且共享著重疊的記憶。停駐在過去的人們?nèi)匀换钤谀慊貞浀囊挥?,他們的回憶中也有你曾?jīng)造訪過的足跡。
就像食堂里那位和藹的老奶奶,她永遠記得你愛吃的飯菜,而你永遠記得她眉眼里的笑意。
世上的相遇與別離,不過增減一副碗筷。
偶來人世值中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