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個《頭號玩家》,我們?yōu)槭裁淳透叱绷耍?/h1>
更新時間:2018-04-08 14:44:23
導讀:

授權(quán)轉(zhuǎn)載自游戲研究社 

作者:雨上

 

 
 
 
 
 
 
 

也許是因為,

我們對認同的渴求太過強烈了。

 
 
 
 
 
 
 

 

1

 

“它是斯皮爾伯格送給ACG愛好者/玩家們的一封情書。”

 

上面這句話從哪來的,已經(jīng)不好考證了,因為它充斥在公眾號、微博等各種關(guān)于《頭號玩家》的評論中。

 

大家用這種飽含感情的方式,表達著對這部電影的欣賞和感激。

 

后來,關(guān)于該電影的各種彩蛋考據(jù)也都出來了,人們一邊感嘆著電子游戲文化的淵源歷史,一邊贊頌著斯導的用心良苦。

 

不過,這些被稱為“彩蛋”的大量的細節(jié),真正曾存在于國內(nèi)觀眾童年時光中的,其實并不多。

 

甚至片中最后的重頭戲中,與哥斯拉最終決戰(zhàn)的“鋼鐵巨人”,對許多中國觀眾來說也略顯陌生。如果沒有媒體和一些資深愛好者們的分析,很多觀眾不管如何細致地觀察,恐怕也會跟他們擦肩而過。

 

這并不難理解,就像美國人童年回憶中從沒有過水滸卡和發(fā)條青蛙。所以照理說,中國觀眾的觀影體驗,應(yīng)該是相對打了折扣的。

 

但事實卻并非如此。

 

從數(shù)據(jù)上,《頭號玩家》的首日成績已然領(lǐng)先北美。

 

 

豆瓣更是在如此龐大的評論基數(shù)上,依然保持著9.1的好成績。

 

 

事實上,這個分數(shù)曾經(jīng)還一度達到了9.2,并維持了很長時間。只是到了今天,它又稍稍回落了。

 

這也恰巧印證了我在看這部電影之前聽到一些聲音,說:

 

這個電影,最好趁這幾天最熱,盡早看。

 

因為第一時間去看的,都是同道中人,在影院什么時候會歡呼什么時候會鼓掌,大家都有默契,會有一種“我們是一路人”的感覺。

 

這樣的話語,活像是一群忠實的信徒,在做一次虔誠的朝拜。

 

與之相似的,還有看完電影時朋友的評價:

 

“看到高達出來的那一刻,我都快哭了。”

 

你說他好端端的,干啥哭呢。

 

是斯皮爾伯格巧奪天工的鋪墊,還是對今天發(fā)達的3DCG技術(shù)的驚嘆?

 

也許,只是因為國內(nèi)ACG用戶對認同的渴求,太過強烈了。

 

2

 

這樣的“小題大做”,似乎很容易發(fā)生在國內(nèi)網(wǎng)友身上。

 

2017年我們經(jīng)歷了一個類似的場景。當時我們?nèi)ト毡緟⒓?ldquo;初音未來:魔法未來演唱會”。

 

在前一天的中國粉絲聚會上,大家表現(xiàn)得還都相對比較平靜。但在演唱會現(xiàn)場,當看到MIKU出現(xiàn)在眼前的那一刻,許多中國觀眾的眼中開始泛起淚光……

 

直到演唱會散場,他們有的依然停在原地泣不成聲,有的孤獨的躲在角落默默的擦著眼淚,就好像平生的夙愿終于滿足了一樣。

 

結(jié)合這一幕,你或許能更深地體會前面說的——

 

“什么時候會歡呼什么時候會鼓掌,大家都有默契,會有一種“我們是一路人”的感覺。”

 

——是多么的可貴了。

 

至于當時現(xiàn)場的日本觀眾——只是像參加任何一個普通的演唱會一樣,平平常常地回家了。在他們眼中,這樣的活動不是挺常見的么?

 

就像這次的《頭號玩家》。

 

這部以電子游戲為主題的電影,大前提當然是建立在“對游戲文化的認可”上的,對國外觀眾來說,這似乎是一個心照不宣的背景。

 

影片不僅沒有過度偏袒游戲,還從各個角度告訴觀眾,不要一味地沉迷虛擬世界,也應(yīng)適時地回歸,感受現(xiàn)實世界的美好。

 

喧擾到最后歸于平淡,是斯氏電影所用的一貫手段。

 

3

 

然而,這所謂的平淡,在國內(nèi)玩家看來,已經(jīng)是可以想象到的最美好的畫面。

 

就在父輩沉迷手機的幾年之前,網(wǎng)癮還一直被當做精神疾病,需要像精神病人一樣被剝奪人身自由。

 

如今,事態(tài)看似已經(jīng)有所好轉(zhuǎn),但批判的口徑也不過是把矛頭從玩游戲的人轉(zhuǎn)向了游戲本身。

 

直到現(xiàn)在的種種訊號依然標明,電子游戲還處在被“一棒打死”的邊緣。

 

或許是出于一種“受創(chuàng)應(yīng)激反應(yīng)”,現(xiàn)在的玩家們以及各種游戲媒體(包括我們),也會常常把一些父子玩游戲增強親子關(guān)系,生病后靠游戲感受到人間溫暖云云的故事,當成什么不得了的新聞分享給大家。

 

像是互舔傷口似的尋求著心靈的些許慰藉。

 

但,“游戲”這個載體本來就有這樣的功能啊,看到它被正確的使用,我們又為何如此的興奮呢。

 

驚弓之鳥們又何嘗不清楚這個道理。

 

4

 

在這個誰嗓門高誰就能占據(jù)輿論主動權(quán)的時代,總是少不了那些大嗓門的“主流“聲音。

 

即使是這次的《頭號玩家》。

 

影片上映的第二天,澎湃新聞就發(fā)表了文章:

 

“《頭號玩家》:斯皮爾伯格的亞文化,年輕人接受嗎”

 

在發(fā)出影片對年輕人吸引力的質(zhì)疑之后,

 

給出的結(jié)論也很有趣:

 

“斯皮爾伯格老了。”

 

 

可見“游戲”這個東西負能量之強大,就算斯皮爾伯格敢于染指也會被拉向被鄙視的一端。

 

更不用說那些深陷其中的玩家了。

 

這篇文章的最后還說到:

 

“年輕人的亞文化,本來就是用來將其他人排除在外的。”

 

但我總覺得,所謂的“年輕人”并不是不想讓你進去,而是在全力地守護自己最后一片熱土,你總不能把抱團取暖也當做壁壘高筑。

 

雖然我們從來沒有獲得過應(yīng)有的尊重,但并不代表不能在有人替我們向全世界吶喊的時候響起掌聲:

 

“看到了吧,我們喜歡的東西也有如此迷人的一面。”

 

即使從來不奢求能有什么主流聲音的認可的我們,也至少有足夠的權(quán)利熱淚盈眶。

 

5

 

在知乎關(guān)于《頭號玩家》的評價問題中,點贊最高的不是什么長篇大論的分析,而是一份簡單的訴說,只是字里行間透著玩家群體特有的卑微甚至悲壯:

 

 

相比平時描述電影如何精彩、如何打動人心,許多朋友對《頭號玩家》并沒有用什么優(yōu)美的詞語渲染,有些僅僅留下簡單的:

 

“去二刷”。

 

那種情形,頗像是黑夜中凍得瑟瑟發(fā)抖的賣火柴的小女孩,在看到第一根火柴炫耀的光芒后,又急迫地去劃第二根:

 

哧!火苗又竄了出來,發(fā)出亮亮的光。

 

墻被照亮了,變得透明了,她仿佛看見了房間里的東西:

 

當她說出喜歡玩游戲的時候,語氣中不再帶著卑微,親戚們饒有興致地問,聽說玩游戲挺有意思的,能不能教教他們。

 

她又擦了一根,哧!

 

電視新聞上說:沒想到在這個時代,還有家長把自己的管教無方歸咎為游戲。

 

小女孩把手里的火柴一根接一根地擦亮,火柴發(fā)出強烈的光芒,照得比白天還要亮

 

——就像人們對多彩文化投來的尊重的目光那樣。

 

 

 

掃碼關(guān)注游研社公眾號

 

 

-The End-

 

 

 歡 迎 分 享 到 朋 友 圈 

 

 

 

分享方法:點右下角按鈕

 

投稿郵箱:sunyu@appchina.com

 

聯(lián)系我們
  • 客服郵箱:hello@appchina.com
  • 客服電話:4006706981(工作日9:30-17:30)
  • 微博/微信合作QQ:2651009334
  • 3615959754
  • 網(wǎng)游玩家反饋Q群:581499375

北京掌匯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(quán)所有

公司地址:北京市西城區(qū)西絨線胡同51號南門

京公網(wǎng)安備11010502026839號| 京ICP證:120337號| 京網(wǎng)文 [2018] 5934-459 號| 京ICP備17065190號-1